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国家公务员> 面试指导>

2024国考面试综合岗部门考什么?怎么考

2024-01-12 10:19:43 | 编辑 manager

  面试是成为一名合格公务员的必经环节, 要在面试过程中胜出, 首先要了解近几年面试试题的命题规律, 只有这样才能在面试的准备环节重点突出、 有的放矢。成公教育带来“2024国考面试综合岗部门考什么?怎么考”的内容。

  01面试形式

  综合岗包括除了独立组织面试部门的一些岗位, 比如中央党群、 部委、 国家储备物资管理局系统、 国家地震局系统、 中国文联、 中央档案局等, 一般以结构化面试为主。2020—2022 年因受疫情等其他因素影响, 各部门单独组织面试。

  02面试时间和题量

  每天 1 或 2 套题, 每套题目数量因部门不同通常为 4-5 道, 各招考单位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半天 1 套题或全天 1 套题; 也有部门选择其中几道题进行考察, 如中央办公厅老干部局和中值管理局挑选了其中 4 道题, 工信部、 商务部、宣传部、 财政部只考察其中 3 道题。一般情况下, 使用综合岗题的岗位面试总时间是 25 分钟, 每题 5 分钟, 每题单独思考作答, 不单题计时, 剩余 3 分钟/ 5 分钟提醒。

  03考场安排

  考场有桌椅, 提供草稿纸和纸笔; 文字材料、 漫画、 图表有题签,考官会读没有题签的题。如果是材料套题, 提前 10-15 分钟在备考区阅读材料, 备考区提供纸笔, 可在材料和纸上写字记录。

  04考务分析

  综合分析 2016-2019 年综合岗面试试题, 由于涉及的部门较多, 一般以对常规题型的考察为主, 主要有解决问题类、 组织活动类、 现象认知类、 观点认知类这四类。

  这要求考生对政府日常工作关系和工作流程有所了解, 也要求考生关注、 思考社会热点现象。但随着对考生能力要求的提高, 近几年也会对情景模拟、 反驳、 漫画等题型进行考察。

  2016年-2023年国考面试综合岗考情

  ★命题特点一:政府实务类题, 交叉考核, 综合能力要求强

  一方面体现在解决对象的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例如 【2022 年 3 月 9 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面试试题】 你在一项工作中出现了失误, 遭到了群众的投诉。因为投诉影响了单位整体的好评度, 引起了同事的不满, 领导也批评了你。你怎么办?

  此题中, 你作为一名工作人员, 需要解决自己工作中的失误; 要妥善处理群众投诉, 解决由于工作失误给群众造成的负面影响; 同时, 由于你的工作失误还造成单位好评度下降、 同事不满以及领导批评等问题, 都是在作答过程中需要给出协调解决的措施。

  另一方面体现在组织活动类题目更加开放灵活。比如 【2023 年 4 月 18 日中央办公厅面试试题】 目前有些城市兴起阳光驿站, 有效地解决了快递、 外卖小哥新就业群体休息、 饮水、 充电、 如厕等现实需求, 给外卖小哥、 快递小哥等提供了便利。对于阳光驿站你认为如何能够长效开展?

  通过这个题我们不难发现, 题目不仅要求考生关于阳光驿站要怎么设立给出具体做法, 并且要求所设立的驿站能够长效运营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我们看到题目在出题设置时更加灵活多样, 与此同时考查考生在工作实务中是否具备统筹分析问题、 规划解决问题等能力, 题目考查更加多元, 对考生的答题要求更上一层楼。

  ★命题特点二: 热点话题与现象, 讲政治, 重民生

  现象认知类题考察占比 15%, 考察内容主要侧重对政策理论与民生的考察。比如【2023 年 4 月 21 日中央办公厅老干部局面试试题】 请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要点中选一个进行阐述。

  “中国式现代化” 是二十大报告中的重要精神, 在 23 年的国家公务员面试中就出现与之相关的题目, 那么在备考中就要求学员在认知层面, 要深入了解国家政策方针,又比如 【2021 年 3 月 19 日文联面试试题】 针对前不久清华、 北大等高校毕业生应聘深圳私立中学的现象, 有人认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 有人认为是教育资源的浪费,请问你怎么看?

  ★命题特点三: 题型设置新颖, 灵活应变要求提高

  近年来, 对题目的设置越来越新颖。体现在传统现象认知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比如 【2021 年 3 月 23 日下午人社部面试试题】 基层年轻干部, 现在让他们深入基层,

  挑重担, 啃硬骨头, 你怎么看?

  你对基层年轻干部有什么建议?通过题目我们看到, 在传统现象认知题目的基础上, 增加设问, 要求考生不仅要对年轻干部深入基层这个现象谈看法, 并要给年轻干部一些建议, 在传统认知基础上还要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分析给出解决问题的一些措施和做法, 近几年这样的命题方式推陈出新, 需要考生高度关注。

  05试题感知

  当前, 《我在故宫修文物》 《了不起的匠人》 《天工苏作》 等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播出后受到一片赞誉。对于这种现象, 你怎么看?

  【主要测评要素】 综合分析能力

  【参考解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为传统文化赋予了新的活力, 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树立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具有深刻意义。这些纪录片广受赞誉反映出当前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愈发闪耀。在如今网剧盛行, 影视剧铺天盖地的环境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能广受赞誉, 活力 “出圈”,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 这些纪录片的选材多以民间艺人或是工匠为主角, 以文物保护、 文化遗产传承为题材, 贴近生活的同时, 文化氛围十足, 能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的兴趣, 备受赞誉也说明了越来越多的人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认同与共鸣。

  另外, 当前从国家到地方, 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 这也为国人重新认识和评价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了有利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思潮。其次, 拍摄纪录片的团队非常专业, 拍摄的手法写实、 真实、 现实, 把工匠精神这件严肃的事讲得细腻、 温润且富有人情味, 符合大众口味。

  最后, 这些纪录片所传递的核心思想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能正确引导社会风气, 给人以鼓舞, 能引导更多的人关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与到保护非遗的队伍中来。所以, 这么有意义的纪录片怎么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 我认为可以有如下三点措施:

  第一, 政府有关部门要持续发挥支持和引导的作用, 大力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号召大家重视对非遗的保护; 例如文化和旅游局, 广电局, 知识产权局等部门联手,利用短视频平台和官方的微博、 微信公众号播放相关视频, 并创新思路, 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第二, 各视频平台和拍摄团队也要承担起社会责任, 不要被利益蒙蔽了双眼, 要多拍摄和推出保护传统文化相关的视频、 片段, 以更加优质的内容激发广大群众的兴趣, 以更宽的渠道让广大群众深入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 让科技进一步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可以通过小程序、 AI 技术让群众参与其中, 改变以往群众旁观者的身份, 以 “沉浸式” 的体验, 让人民群众更加立体化地感受文化魅力。


THE END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成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成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商业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修改或删除。
迈出国考第一步

微信群 公告早知道 备考早进行

成公考编交流学习群

成公教育官方公众号

抖音平台 备考视频与干货

内蒙古成公教育

成公那些事

热门直播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