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为德之本

2017年内蒙古三支一扶/社区民生】根据“给定材料”,以“孝为德之本”为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要求:1.观点鲜明,论证有说服力;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材料”;3.结构完整,语言流畅;4.字数不少于800字。

丨思路提纲丨

中心论点:孝为德之本。

分论点一:孝是为人子女的义务本分。

分论点二:孝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坚实支撑。

分论点三:孝是国家软实力的不竭源泉。

丨原创范文丨

孝为德之本

成公申论 木昜

“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人常说“以孝治天下”,今天也提倡“常回家看看”。可见,古往今来,孝都是为人子女的义务本分,社会道德建设的坚实支撑,乃至国家软实力的不竭源泉。

孝是为人子女的义务本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被中国人视为人生大憾事。我们有很多著名的孝道故事,老莱子彩衣娱亲,花木兰替父从军,小沉香劈山救母,哪吒析肉还母、析骨还父……很多文学经典也在字里行间传递着孝道,李密的《陈情表》感动千古,归有光的《先妣事略》亲切感人,朱自清的《背影》则令人潸然泪下……今天,这一传统仍在延续。贵州孝子刘秀祥,4岁丧父,母亲受刺激精神出问题……小学,初中,刘秀祥每天学习之余,还得照顾母亲。2008年,他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考上了山东临沂师范学院。可母亲不能留在老家,他毅然选择背着母亲上大学,事迹广为报道。这些故事述说着同一个道理:孝是为人子女的义务本分。

孝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坚实支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七十者衣帛食肉”,这是孟子的理想世界。今天的中国,也强调“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治理目标。这都是孝文化的浸染。以孝德实践为圆心向外扩展,孝文化成为社会和谐的润滑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动中国人物”田世国在2004年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选择捐肾救母,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孝心感动中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养老问题成为社会问题,孝道也自然成为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支撑。不管是扶老人过马路,还是设立老人专座,尊老敬老爱老之风带动了社会道德风气向好。

孝是国家软实力的不竭源泉。中华文化是一种“家国同构”的文化,其主流文化——儒家文化重孝思想一脉贯通。“一生为故国招魂”的钱穆说,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梁漱溟也说,孝是中国文化的根荄所在。中国孝文化在东亚文化圈也广为认同、影响深远。不过,孝道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演变的。今天,孝道也应该融入时代精神,增加新的内涵。二十世纪初,《二十四孝图》已经被鲁迅等先进知识分子所痛批;今天,《弟子规》中的糟粕却随着所谓的“国学热”“读经热”而沉渣泛起。这是开历史倒车。反之,“最美孝心少年”“孝行天下”等活动,让孝文化成为当代中国的一道美丽风景,体现了一种跨越时间、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孝道,再次成为国家软实力的动力源泉。

综上所述,“孝为仁之本”。孝道不仅是个人品德之基,也是社会公德之基,还是民族美德之基。在今天弘扬孝道,不仅于个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也有益。

申论风雨谈 718次浏览 0次回帖

小柒酱

2022-09-15 09:23发布


回帖

回帖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